金风玉露(宫斗,换夫)_皇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皇后 (第1/2页)

    

皇后



    想到那段沉痛的过去,韩英见握紧手中的佛珠,眼中尽是悲悯,先皇对王氏的深情没有女子不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然而情深不寿。

    王氏故去,先皇无心朝政,未几,便也撒手人寰。拓跋昭和拓跋渊兄弟俩被送到太后处抚育,上官氏对皇位虎视眈眈,太后还是福贵人时曾诞下一位小皇子,可惜还未足月,便身患恶疾而去,自那时起,太后便终日礼佛,不出殿门。

    太后并非二人的生身母亲,说到抚育也只是尽到教养之责。

    拓跋昭那时虽小,却因寄人篱下的生活变得愈发低调内敛。

    太后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,如花似玉的年纪被选进宫,侍奉君侧,一朝恩宠怀了龙嗣,本以为苦尽甘来,不料竟是镜花水月。如若不够坚强,恐怕很难熬得过这漫长的深宫岁月。

    拓跋昭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,却不敢忤逆太后,凡事太后说的,他都要乖乖去做,他很明白,登上皇位不难,难得是守住万里江山。太后的母族上官氏是他的脊背,在羽翼未丰前,他需要他们的庇护。

    大婚夜,她跪在那个天下最尊贵男子的脚旁,语气坚定却又略带恳求的希望他能允许自己带发修行,为国祈福。

    他寒凉的手指捏着她的下巴,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,语气却十分温和的道

    “皇后逾越了,你若入了佛门,只怕天下要议论朕苛待发妻,朕幼时虽未成教于父皇,却也懂得结发妻子不可欺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闻言,知他意有所指,面上血色尽退,欲低头请罪,他却不肯,手上微微用力,强迫她与自己对视,继续道

    “都说韩相长女名动京城,今日一见,朕却觉得传言不实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敛下眸子,不敢与其对视

    “皇上天人之姿,臣妾不敢比拟。”

    拓跋昭狭长的眸子满是戏谑

    “论起诡辩,天下无人比得过韩家。”

    韩英见闻他三句不离韩家,生怕今日自己一个过错,他便拿韩家是问,于是不敢言语。

    他幼时遭逢巨变,亲生父母先后撒手人寰,小小的他既要肩负天下,又要在上官氏面前俯首做小,想来日子并不好过。

    韩锡身为废太子的老师,任由废太子造反,未尽到教养之责,拓跋昭登基后,本想和心爱之人厮守终生,坐拥万里江山,奈何韩锡搬出先皇遗诏,逼他娶韩家姊妹为后,新仇旧怨积累起来,他恨韩家也是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韩英宁只在与瑞王拓跋渊成婚次日见过拓跋昭。

    那一日,春和景明,阳光暖融融的。

    瑞王走在前面,她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,眼睛好奇的滴溜溜四处打量。

    这宫墙巍峨,白日里看颇为壮观,只怕到了晚上鬼影憧憧,阴森的很。

    拓跋氏兄弟彼此客气疏离,一点亲兄弟的样子都没有。

    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。

    两人寒暄过后,她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谢恩。

    拓跋昭面上的笑容和煦,眼神却冷的透骨,似要用目光将她戳穿了一般。

    她一惊,明明艳阳高照,她却觉得冷风似刀子一般,硬生生往她骨头里钻。

    他恨她。

    她内心笃定。

    却不明缘由。

    韩英见喝了口茶,心中泛起一丝苦涩,这才慢慢道

    “皇贵妃与皇上青梅竹马,皇上未登基前抚育在太后处,上官家不仅平息了内乱还拥护他登上皇帝宝座,皇上宠着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她将目光移到窗外那棵高大的月桂树,树冠郁郁葱葱,还没到开花的时候。

    可惜树能等到花开,人却不能。

    陌上花开,需要的是缘分。

    “皇贵妃于琉璃寺接连产下皇长子和皇长女,功劳自不必说,当初缘何被太后打发去了琉璃寺,这等宫中秘闱切记勿要再提,若被太后听了去,不要说你我,就连父亲也要被连累。”

    “好meimei,往后她有再大的不是,你且忍忍吧,就算是为了韩家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