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前尘 (第2/3页)
两下脚,嫩生生的脸涨的通红,本想服软,却见皇后娘娘面色不虞,这才扭头朝门外走去。 其实不用碧荷抱怨,韩英宁也知jiejie不受宠。何止她,如今京城的街头巷尾恐怕无人不知皇后自成婚后便百受冷落,甚至更有传言称拓跋昭本属意上官柔为皇后,奈何韩相将先帝遗诏搬出,义正言辞胁迫圣上立韩家姐妹为后,拓拔昭迫于无奈只能就范。 就拿这寝宫来说,凤仪宫是大历王朝历代皇后的居所,可如今却鸠占鹊巢被皇贵妃霸占,而身为正宫主子的皇后却只能屈居后宫最偏僻的宫殿之一—碧霄殿,皇帝此意,不言而喻。 还有这帝后大婚,本该依着皇家最高规制大cao大办,可拓跋昭却表示南羌一战,虽大败敌军,但我方根基也遭到重创,国库空虚,百姓难以安居乐业,朕寝食难安,故一切礼仪从俭,朝臣听了,纷纷赞誉皇上勤勉爱民,如此一来,他是得了贤君的美名,可是他们韩家却因此成了王公贵族的笑柄。 她爹韩锡,忠肝义胆,年轻时随景帝3次出征北伐,先皇赞其文韬武略,样样精通,得此奇才,寡人之幸。天下既定,景帝封其为宰相,并兼之太子太傅,身后容享太庙,一时间,韩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,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立志以韩相为表率,定要闯出一番天地。 但世事难料,四海昌平之际,先帝竟色令智昏,执意将亡兄之妻王氏接进宫中,朝臣大惊,天下大惊。 大历朝虽是马背上得的天下,却也遵照孔孟之道治国,身为仁君,若不遵从孝悌之义,如何能服众? 帝相就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。 两人都是心性坚忍之人,彼时天下未定,两人一拍即合,成就了千秋伟业。而此时,四海升平,两人的矛盾便犹如针尖对麦芒一般,谁也不肯退步。 听闻两人在御书房激烈争吵后,韩相便对外称病,不再上朝,相府也是大门紧闭,无论谁去拜访,韩相都闭门不见。 而景帝的脾气也愈发刁钻,每日上朝必要找人出气,轻则臭骂一顿,重则棍棒伺候。弄得大臣们整日叫苦不迭,朝堂整日愁云惨淡,乌云密布。 这样的光景过了月余,景帝便忍不住先低了头,毕竟他对王氏的爱慕并非一时性起,王氏的温言软语犹如春霖一般灌溉了他干涸已久的内心,他从未想过自己荒原一般的内心竟也能长出寸寸青田。 对外征战多年,本以为自己早就练就了钢铁一般的意志,任谁都无法动摇,未成想自己却爱上了亡兄的发妻。 何止韩锡,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。 两人后来达成共识,王氏可以入宫侍候,但不准封号,只做他的近身侍女。 景帝对这个结果满意极了,先前他四处征战,后宫并不充盈,只有太子拓跋辉之母宇文越和一个福贵人侍候,也曾有大臣上书要求恢复选秀,不过都被他以“天下未定,战乱未平,苍生离乱,朕无心享乐”为由拒绝了。 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他清楚的很,不过是想借着选秀安插进一些细作盯着他的一言一行,要他如提线木偶一般任他们cao控罢了。 他是这天下的主子,从来都只有主子责骂奴才的份,哪有奴才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