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香_九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九 (第1/3页)

    



    九

    這晚宋伶吃飽喝足,不再受到迷香丸的影響,疲累許久的身體與精神放鬆許多,比平時更早上床,沾了枕頭就沉沉睡去。

    隔日一切如常上荷馨樓向劉太夫人請安、用早膳;見到劉言政,已能斂起昨日的慌亂,如往日那樣招呼。

    回苑後帶劉禹做日課,傍晚送他出院門,這日劉言政沒來接劉禹,宋伶鬆口氣。早上在荷馨樓,宋伶刻意多與許雅談話,讓自己別把視線放在劉言政身上;她聽說過許雅敏感善妒,可不想在劉府多生事端。

    若霞在大廚房要了半隻雞,拿劉言政送的藥帖,在茗萱苑的小廚房燉雞湯;下午就開始準備,到傍晚正好端上當晚餐。

    劉年晉還在茗萱苑時,劉太夫人三天兩頭往茗萱苑送補品,茗萱苑櫃中還有不少珍貴藥材、補品,宋伶未曾想過動用那些東西。擔心用了,傳了出去,她成了丈夫剛死,就恬不知恥,吃好用好地過日子。

    喝著溫熱的雞湯,想起劉言政關懷的言行,胸口更是暖洋洋地,臉上不爭氣浮現笑意;她知道不該如此,然而蕩漾的春心豈能輕易止住。自她嫁入劉府,見劉年晉孱弱,劉言政少年意氣風發,怎沒有不甘,怨恨命運不公。

    喝完雞湯,讓若霞收拾,點了一盞燭光到書房;昨日身心疲累,還沒將劉言政送來的信箋抄錄在禮簿上。

    磨完墨,若霞送上泡好的一壺熱茶,告退回房;宋伶打開專門放劉言政信箋的木盒,拿出昨日的那張。抄錄不過幾筆的事,寫完後,將禮簿放在一旁臥榻上等墨乾;撿起木盒中的信箋,一張張看著,回想那日風光,劉言政身著怎樣的長衫,彼此說了那些家常。

    宋伶鋪開一張紙,以七言詩句寫下此時心情;宋伶有不少創作,往日還與劉年晉互相切磋,兩人共同合作了不少詩詞。詠花、詠景、詠物,偶爾也有些不正經的,夫妻濃情蜜意寓意之詞句。後來宋伶才知道,他們的詩詞,僕役們一句沒少的送到劉太夫人眼前,識字的僕役也看過,包含夫妻間的yin詩艷詞。

    劉太夫人對此倒沒說什麼,不過她與劉年晉的活春宮,不少僕役都因不敢遠離劉年晉,因此遠遠地盯著,這些詩詞又算什麼呢。

    宋伶這陣子的詩詞,由丈夫離世的悲痛,到孤身一人的苦楚,近來多是深埋心中的閨閣情意。

    寫完擱筆細細賞析,這是絕不能讓他人看見的詩句,以自身的境地為苦,感謝雪中送炭的溫暖,思念一個不該想的男人。然而宋伶滿意自己的文詞,飽覽詩書,沒有愧對所學,執筆就能成章。

    將寫好詩句的紙,也放在臥榻上等墨跡乾,回到桌前再次拿起劉言政的信箋端詳。指尖輕撫白紙上濃黑的秀逸筆畫,腦中以劉言政的聲音,讀出一字一句。

    『正月二八,備龜鹿二仙膠、五味子、當歸所配藥方數帖。』

    信箋中只寫日期、物品,未在上寫下問候話語及署名。宋伶當初只覺得家人間贈禮,不須向外人那樣繁文縟節,還得留下送禮人姓名;而後聯想許雅的性格,或許是劉言政想盡家人關懷之意,又避免許雅多想?

    就算未曾明言規勸彼此,宋伶與劉言政之間確實有默契,未曾在許雅面前,提起劉言政送禮之事。彷彿看到信箋上簡單的文字時,就明白,這是不需為外人道之事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為何留下信箋?每次都是親自送到茗萱苑門口,物品不曾經他人之手,不用擔心內容物少了或被換了,需要白紙黑字讓宋伶核對。

    拿起信箋正反查看,信箋是以其他書寫或是畫過的紙,裁下後在背面書寫,能看到紙張透出不成字的墨痕。反摺過來,上下與背後接合處以糨糊黏起,成了一張略硬的紙箋,底下透出隱約默痕,別有風情。

    突然有興致,將信箋對燭光,看看後方透出的筆劃,宋伶感到信箋的異樣。上下黏起來的地方,比中央更加透光。

    往日只將信箋抄錄完就收起,這是宋伶第一次拿出信箋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